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樟子松容器苗栽植技术
作者:许雪飞张吉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11期
摘要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樟子松造林工程的最佳方法,通过对樟子松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了其适宜作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近年来,城市绿化用应用在逐渐增多。基于此,重点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栽植时的起苗、运输、挖栽植穴、褪容器、修剪盘根等技术,以及对具体栽植的每个环节技术要领做了详细说明。樟子松应用容器苗造林技术可大大缩短成林时间,是提高荒山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苗;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2
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栽植环节是造林工程的关键环节,栽植技术直接影响造林质量。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化,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
1樟子松形态特征
樟子松是常绿乔木,15~25m高达30m,胸径达80cm;大树树皮厚,树干下部灰褐色或黑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上部树皮及枝皮黄色至褐黄色,内侧金黄色,裂成薄片脱落;枝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尖塔形,老则呈圆顶或平顶,树冠稀疏;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二、三年生长呈灰褐色;冬芽褐色或淡黄褐色,长卵圆形,有树脂。针叶2针一束,硬直,常扭曲,长4~9cm,很少达12cm,径15~2mm,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叶鞘基部宿存,黑褐色1。樟子松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可作庭园观赏和道路、公园绿化树种。由于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适宜作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沙地造林成活后,随着林木生长,不仅风蚀减少,枯枝落叶增多,并且具有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因此樟子松的城市绿化用苗逐渐增多。
2樟子松容器苗栽植要点
樟子松栽植大部分在立地条件较差、沙化严重的荒山荒地或瘠薄山地,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现在大都改裸根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樟子松容器苗的造林栽植要点如下2。
21造林季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春季造林为主,雨季、秋季造林为辅,容器苗造林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一年内春、夏、秋三季造林。
22起苗技术
造林前两天要浇足底水,以便于水分充分渗透,浇水过程当中要进行施肥、施药,以促进苗木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