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犁地工具开垦耕地,让原本缺水的西部更加干旱,生态环境也是加脆弱。此外,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也疏于管理。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修建对枕木的需求教增,大量森林被砍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19世纪末1亿英亩土地被虚弃。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19世纪束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开辟,矿产、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规划管理,联邦政府开始认识到林业资源的重要经济价值,制定出相关法律制度,承担起对其保护开发的主要责任。第二次环保高潮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期间设立农业调整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把生态坏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夸在一起,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破环的原因及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概括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的特点。(14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表
如图所示,历史学家伊恩英里斯提出遣夸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
可编辑修改
f精品
摘编自(美)伊恩莫里新《西方将主宰多久》
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井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做题目的题号涂黑。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辞】
材料一从1904年起,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大员相继奏请变更政体。清廷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溥仪继住后,摄政王裁沣立即罢斥袁世凯,这是清朝统治集团的重大分裂。1911年载沣组成以皇族为主体的“责任内阁”,这是违反立宪精神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04年,立宪运动拉开惟幕。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试图以武力推翻帝制,改良与革命开始一场惊险的较量。1906年,慈禧终于下达“预备立宪诏书”。同年,张謇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这些商人阶层是立宪运动最强大的推动力。在民间热情被彻底调动起来的环境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