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描写春天的,这是很难得的。在第9小题中,学生基本上都能答出其中一点,就是“青春老去的感伤与无奈”,也有60以上学生分析时透露出作者在伤春惜春,但在答题过程中没有把这两点区分开,论述没有条理,不够详细明确。
最后,在名篇名句默写中,题目都是书中的原句,但是只有2030的学生拿到了满分,很多学生都是没有牢固掌握,很多字不会写或者就是写错别字,这都是平时眼高手低的后果。3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满分23分,多选题5分,主观题共18分。《超重》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在机场看到父母出于爱为孩子准备了过多物品,结果造成行李超重,同时也是父母的爱的“超重”,但孩子并不能感受到父母的这种爱,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第11题是一道对象选择题,5分,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小说的主题较易理解,A、B、C三个选项容易,D的迷惑性很大,有70的学生选择了BE,D项没有分辨出来的原因是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一般的总结性语言都是“选材巧妙,情节波澜起伏”,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和思考。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12题考查小说中人物的作用,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共6分,学生的得分总体上在3分。从答题情况看,要点1中学生分不清文章是第几人称叙述,有将近13的学生写第三人称,真实性回答出来了;要点2中80的学生能回答出来。学生失分的原因是读不懂题干,不知如何回答以及答案条理不清晰,答不到要点上。
13题考查的事学生的概括能力,总分6分,3个要点。其中要点1有90的学生答了出来,要点2、3对于学生来说明显困难,很少回答出来。失分原因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差,文章可以读懂,但概括不出关键信息。
14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回答对本文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获得的人生启示,总分6分。90的学生可以得到3分,本文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强烈的启示。通过学生的答案暴露的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答题,80的学生的答案提出以后要理解家长,也有10的学生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只有5的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的感受、人生启示过于贫乏,跟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思维较少有一定的关系。4语言文字运用题
18题是材料题共5分,平均得分3分,学生失分原因观点不明确,阐述不多,占5的学生回答较乱,20的学生没有认真看材料,观点错误。
19题是仿写句子,(1)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2)句式一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