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究视角和路径:(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反映公共政策这一动态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出现错误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或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2)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
(3)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古代中国政策研究:1史官制度2策士制度3谏议制度4科举制度
※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随着城市的发展,才培养出在财政,战争,法律三大领域中拥有专门知识并向统治者提供政策建议的政策分析人才。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管仲,商鞅(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孟子,荀况,李世民,王夫之,唐甑(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管仲,孔子,李俚,孟子,唐甑(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李世民,朱熹(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孔子,唐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王弼;
f※我国古代两本著作:(1)战国策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2)冯梦龙智囊补,是世界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
※1819世纪,从产业革命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在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索,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公共政策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