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话变少了,有时候自己一个人默默掉眼泪,也不爱笑了。2)男友:有些过度粘人,常常在我工作的时候打电话,不接就打好几个,甚至直接找到我这里,有时候弄得我措手不及,因为知道她经历了这种事也想要好好保护她,但是确实无法无时无刻陪在她身边。3)朋友:以前总是打打闹闹开玩笑,现在都不怎么说话了,看上去有心事但是又不和我们说,急死人了。现在感觉胆子变小了,一个人不出门,我们说一起也不和我们去,有时候看到她发呆过去叫她能把她吓得面无血色。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状态评估
3
f1)根据综合评定以及量表测评得出以下结论:2)具有强烈的精神不振,轻微臆想造成焦虑心理。3)没有安全感,长期可能形成被害妄想症,抑郁症,社交障碍。4)交际能力出现问题,人与人间信任程度被破坏。5)受到惊吓,精神紧张无法放松,造成疲惫与痛苦。
2、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自身防备心与社会教育不足,惊吓程度过度心理承受不了。2)社会因素:校园环境治安力度不足,社会上出现类似心理性需求变态者,无人关注,漠视校园猥亵情况,校方逃避责任通常选择赔偿与私了了事,官方解释是维护校园平和避免造成学生心理恐慌,导致处置力度不足。3)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自我安全意识低下;无法倾诉内心的痛苦,并无法承认接受现实,潜意识逃避问题;在看到较低的惩罚力度加深了心中的不安,认为同类事情还会发生,认为与猥亵者年龄、外貌等有趋同性的人群存在危险从而封闭自己的社交。
3、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偏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宋某的情况,综合其相关因素发现,该来访者智力正常,个性平和。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宋某本人有求医行为,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宋某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其受到校园猥亵的惊吓,无法接受现实进而担心自身安全问题,又无法将其诉说出来,因此开始焦虑痛苦不良情绪有一定的泛化,但是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不是很严重,而且经过检查无器质性的病变,符合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1)无法面对现实,不能倾诉,走不出被猥亵的阴影,逐渐自我封闭,不接受自己。2)失眠焦虑,担惊受怕,害怕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3)积郁成心理问题,逐渐选择不信任社会人群,逃避社交。
4、诊断依据
1)来访者有重度焦虑,轻微抑郁,经常做噩梦,看到熟悉的场景会闪回到
4
f自己当时所处的痛苦状态,长期失眠加剧焦虑与感官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