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由于金融资产种类的缺乏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相对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到2003年为止一直保持持续下降的格局但是到了2004、2005年这一格局被扭转我①国货币流通速度呈上升趋势。3、上游产业的价格波动性大于下游产业市场需求主导了消费领域价格走向从各领域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的波动性幅度来看越是远离最终消费的生产过程波动越剧烈。近期的食品价格上涨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一次性的、孤立的、外部的供给冲击。事实上从饲料到化肥所有农产品生产所需的投入要素价格都有所上涨而这至少可以部分归因于需求拉动。价格扭曲仍然广泛蔓延中国的能源价格是世界上最低的税收对采矿和开发活动极为慷慨几乎不需为污染付费在许多地方外国直接投资用地的租金非常便宜。在一定程度上低通货膨胀率是以低效率和资源配置不当为代价实现的。如果政府不放弃进一步价格改革的计划那么很多重要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无法避免这又可能加剧通胀预期。(二)浅层原因1、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自然灾害引发食品供应紧张,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电、水、天然气价格都上涨,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2、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城镇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成为长期趋势。地价,房租的上涨导致生活资料费用的提高,和产品成本的提高,工人工资的提高与商品成本的提高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3、发达国家物质产业的比较优势在长期内丧失,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全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产业转移出现了加快趋势,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转移的加速,发达国家对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物质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对中国的商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三)深层原因1、国际游资的流动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慢慢的复苏回暖,人民对经济的信心增加,中国的大国崛起,也让国际商品市场体现着13亿人需求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海外铁矿石最大买家,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尤其是中国的建
第1页
共4页
f筑行业和制造行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