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例如:基于无人机的VR、增强现实、全景视频和其他视频音频驱动的服务,以及诸如沉浸式视频流、广播、存储和通信之类的应用。最近,IEEE18579沉浸视频内容编码工作组拟定的标准草案即将定稿。本文对IEEE18579工作组采纳或研究的投影技术进行了综述。
1全景投影技术
在众多的投影方法中,ERP投影是最常用的投影格式,但是其编码效率却非常低。为了提高VR视频的编码效率,IEEE18579工作组研发了一系列针对VR视频的高效投影格式,并且在标准中采纳了其中的部分投影格式。11ERP投影
f最常见的全景视频的投影格式是ERP投影2。ERP投影根据等间隔的经度和纬度将球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如图1所示。ERP在VR视频中使用很广泛,但是ERP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这种投影方式会造成两极区域的过采样和失真,导致使用ERP投影得到的平面视频的编码效率很低。12多面体投影多面体投影6通常通过透视投影将球面投影到外切多面体上。在IEEE18579工作组会议中,多种多面体投影模型被提出,包括:立方体投影、八面体投影、二十面体投影。多面体的面越多,越接近球面,采样密度也就越均匀,多面体投影的多种投影模型如表1所示。13双极方形投影分析发现ERP投影格式在两极区域存在较严重的过采样,而在中间区域采样密度比较均匀(但不完全均匀),针对以上特点,设计出了一种双极方形的投影格式7。如图2所示,双极方形投影将球面根据纬度(南北纬45°)划分为3个区域,根据等间距的经度和纬度将球的区域II投影到二维平面上(投影方法与ERP相同),并将区域I和区域III投影到由多个同心方形环组成的矩形平面中。14双环带投影双环带投影8通过北纬30°和南纬30°的两条纬线将球面分成3部分。中间区域是一个环形区域,称为“环区域”;另外的两部分分别是顶区域和底区域。然后,双环带投影进一步将环区域分成6个均匀的子区域,将顶和底区域分别分成4个子区域,球面的区域划分如图3所示。双环带投影进一步将这14个
f子区域投影为平面上的14个方向平面,并进一步将14个方向平面拼接成一个矩形平面。
2非对称投影技术
在具有一对多信道和反馈信道(如直播广播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的应用场景中,动态流切换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输带宽和播放的复杂度。在动态流切换技术中,全景视频由覆盖整个全景视频的多个主视点不同的非对称投影序列表示。根据人观看VR视频时头部转动的方向,每一时刻只传输一个主视点与当前头部朝向最接近的非对称投影序列的码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