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水泥搅拌桩在流塑性淤泥层中的应用
摘要:该文通过砂桩结合搅拌桩施工工艺在三江口水闸的成功实践应用,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在流塑性淤泥层中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砂桩;技术措施;质量
Abstractthispaperthroughthesa
dpilemixi
gpileco
structio
tech
ologywithi
thesa
jia
gmouthlocksthesuccessfulpracticeoftheapplicatio
thispaperillustratestheceme
tmixi
gpilei
theflowofsiltlayerofplasticco
structio
shouldtakethetech
icalmeasuresa
dqualityco
trolpoi
ts
Keywordsceme
tmixi
gpileSa
dpileTech
icalmeasuresquality
1、引言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基础强度。软土基础经处理后,加固效果显著,可很快投入使用。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
水泥搅拌桩按材料喷射状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以水泥浆为主,搅拌均匀,易于复搅,水泥土硬化时间较长;干法以水泥干粉为主,水泥土硬化时间较短,能提高桩间的强度。但搅拌均匀性欠佳,很难全程复搅。在流塑性淤泥层中其强度一般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现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虎坑水道区域地质情况为例,以在建水闸三江口水闸的实际施工情况来说明搅拌桩在流塑性淤泥层中该如何应用及注意的细节。
2、工程概况
三江口水闸位于虎坑水道与八宝水道交汇口上游约420m处,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境内,工程对外交通运输较为方便。三江口水闸是广东省江新联围除险加固工程中拟新建的3个闭口闸之一,水闸的左岸上下游翼墙及闸室围封采用搅拌桩的基础,左岸上游搅拌桩共781根,下游搅拌桩共871根,闸室搅拌桩共557根。其中上下游翼墙基础内部大部分为矩形布置型式,周边采用连体搅拌桩包边,搅拌桩直径为Φ600mm,左岸翼墙共1652根,约32300m,闸室围封搅拌桩约4410m。搅拌桩所处地层主要为淤泥、淤质粘土层,其物理指标平均值:天然含水量w729,天然密度ρ162gcm3,含水量较为丰富。
f3、地质概况
闸基地层从上到下垂向划分为人工填土、淤泥、砂质粘土、贝壳层、全风化花岗岩。左岸翼墙主要为淤泥质成分及少量回填土,其次为粉细砂,含少量粘性土,松散~稍密。
据地质勘察报告揭露,其淤泥层厚度为80m~153m,淤泥层顶面高程43~75m,且本层广泛分布,主要为灰黑色淤泥,土质不均匀,局部夹淤质粉细砂,在河床部位多呈流塑状,局部为软~流塑状的淤泥质土。在两岸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