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两亿的信息化一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两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一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汽车行业:其迅速发展为企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汽车行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整车生产企业则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汽大众、东风、长安、柳州五菱等汽车企业普遍应用了ERP、CRM系统;一汽集团全面采用了网上采购系统;神龙汽车公司在大规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在2003年投资1亿多元全面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同时,汽车行业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方面也开始应用。石化行业:在2002年中石化4家试点企业镇海炼化、仪征化纤、江苏省石油公司、天津市石油公司ERP项目成功上线的基础上,2003年中石化又选择了7家试点企业,并首次进行了油田的试点,还有管道公司和一家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企业。除了ERP系统,中石化在2003年信息化的热点还包括电子商务建设、IC卡加油站建设和网络建设等。中型制造业企业:上万家中型制造业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国内的信息化
f厂商主要瞄准的是该市场,政府扶持的各类示范企业中,大多数也属于中型制造业企业。2003年,SAP推出的mySAPAlli
O
e和Oracle公司推出的电子商务套件特别版(OracleEBusi
essSuiteSpecialEditio
)实际上是针对中型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套件产品,也说明了这些公司对中型企业市场的重视。根据eworks对200多家中型企业的抽样调查,大多数中型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初具规模,92以上的企业应用了二维CAD、财务等单元软件,54的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化部门,实施ERP、PDM、三维CAD、CAPP等软件的比例则达到了34以上。相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中型制造业企业缺乏信息化高级人才,信息化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主要还是完成网络建设和电脑设备采购、维护等工作,还没有成为一个战略管理部门,发挥信息资源规划和管理的作用。小型制造企业:从2003年开始,小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为各厂商关注的热点。过去角逐该市场的产品主要是用友、金蝶等国内厂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