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技术在直接打印植入物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3D打印技术在足踝外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5、前景
集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与制造于一身的3D打印技术,有望便捷、快速地为患者量体裁衣,制备个性化的植入物,使患者告别过去那种“削足适履”的传统治疗方式。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促进医患沟通,在与病人的谈话中,在利用3D打印技术制好的模型上生动、形象地向患者及家属描述病情并告知其手术中的操作等,真正的让病人感觉“明明白白”治病,有效缓和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益。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医用植人体比传统更轻、更坚固,满足个性化要求,独特的空间成型技术,可按治疗需求形成空间支架,表面仿生孔隙,从而具有更佳的生物相容性,尽可能接近生理功能要求,给骨组织修复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6。总之,未来通过3D打印机将组织干细胞、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信号分子、蛋白质等在计算机软件控制下,通过3D打印技术最终打印出有生命、有生理功能的骨组织工程器官,这在医学界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6、亟待解决的问题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它可以直接将三维数字模型打印为更直观、立体的
f实物模型,方便医生在个体化的模型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并加强针对性的操作练习等。然而,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3D打印技术规范与评估的完善:以“激光快速成型术的制作工艺和应用技术”为例,相关的行业标准尚未出台,无法评估激光成型过程中是否破坏植人物内部三维结构、外部精度以及力学性能如强度、构件疲劳、断裂韧性等。2材料的研发需求:3D打印技术对打印材料要求较高,因该技术是将原材料逐层打印,然后黏合在一起,所以制造生产出来的模型机械强度差,是否能适应长期的高强度使用尚不得而知。因此,选择制造合适的材料成为3D打印技术能否被顺利应用于临床的关键环节,开发能够适合医学应用的3D打印材料是当务之急。3相关政策法规滞后:3D打印技术涉及到知识产权、人类伦理、危险品制造等多方面领域,目前尚无明确的相关政策及法律与之相辅相成。4费用偏高:3D打印设备大都价格昂贵,且设备的运行、打印材料的购买及专业人员的相关费用均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并且由于是个体化模型制造,因此难以用于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5时效性偏低:虽然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