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2、研究过程: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网”进行两阶段的合作研究,得出研究结论。3、网络资源:把探索过程收获在“小学科学网”上和同学分享,共享资源。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第11课保护空气教学内容:课本第7176页。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2、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地方空气的尘埃污染程度不同,并分析原因。3、从实验的结果中总结出保护空气、减轻空气污染的好建议。教学准备:胶片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图中主题人物发现以前灰蒙蒙的天空,现在变成蓝色了,提出疑问:“那时的天空为什么是
f灰蒙蒙的?”二、新授:(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1、讲讲书上空气污染物来源的信息。2、学生联系生活,讨论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污染空气的例子。(二)活动一:尘埃知多少。1、实验准备和将胶片放到选定的地点。2、取胶片和进行比较分析。3、通过比较与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得出:尘埃的多少与胶片放置的位置、放置时间、天气情况有关系。(三)讨论:怎样才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如何了解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更全面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进一步明确人类活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四)活动四:怎样保护空气。1、进行学校周边的实地考察。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调查报告的撰写。3、为编写手抄报作准备。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将怎样做?第12课水质调查教学内容:课本第7782页。教学目标:1、知道主要的水污染物。2、了解不同水质对生物生存的影响。3、知道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波波被美丽的湖色吸引住了,忍不住发出赞叹:“多绿的水啊!”可是,彬彬的回答引起了思考:“可这水不一定干净呢,它很可能受到污染了。”水里有什么?不同水质的水对生物会有什么影响?污水从哪里来?……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做个调查吧!”二、新授:(一)活动一:制订调查方案。1、设计制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题目、调查成员、背景说明、调查目的、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任务的安排、调查的结果等内容。可参照书P78妍妍、彬彬他们的调查方案。2、实地考察和取样。(1)师说清楚安全事项。(2)注意取水样的位置要具有代表性。(3)取样后,要对水样进行编号,并进行记录。(二)活动二:水里有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