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PLS产生背景传统的IP路由流程抽象如下:
抽象过程如下:
分析IP头映射到下一跳
分析IP头映射到下一跳
分析IP头映射到下一跳
(1)IP的逐跳转发,在经过的每一跳处,必须分析IP头,进行路由表的最长匹配查找(可能多次),速度缓慢,效率低,
(2)QoS难于部署,而且效率低(3)所有路由器都要知道整个网络的所有路由ATM的交换过程
第1页
f虚通路连接VCC虚通道连接VPC
UN
I
NN
NN
VC
I
VP
I
VC
交VPI1VCI换1
交VPI2VCI44换
交VPI26VCI44换
(1)面向连接,靠链路层选路,基于VPIVCI或标签
UNI
VPI20VCI30
(2)业务质量有保证,可保证实时业务
正式简单高效的ATM的路由交换技术影响下,诞生了MPLS技术
IP
MPLS
ATM
面向无连接
的控制平面面向无连接
的转发平面
面向无连接
的控制平面面向连接的
转发平面
面向连接的
控制平面面向连接的
转发平面
MPLS路由过程概述如下:
第2页
f(1)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
gMultiProtocol:支持多种三层协议,如IP、IPv6、IPX、SNA等LabelSwitchi
g:给报文打上标签,以标签交换取代IP转发
2MPLS简述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是I
ter
et核心多层交换计算的最新发展。MPLS
将转发部分的标记交换和控制部分的IP路由组合在一起,加快了转发速度。而且,MPLS可以运行在任何链接层技术之上,从而简化了向基于SONETWDM和IPWDM结构的下一代光I
ter
et的转化。MPLS标签栈头
第3页
f(1)承载MPLS标记实际值的标记区域(20位)(2)CoS区域(3位),用于在分组通过网络时施加在分组上的排队和丢弃算法(3)堆栈区域(S区域,1位),用于支持标记堆栈序列(4)TTL区域(8位),提供传统的IPTTL功能。3MPLS标签转发表产生过程
21路由器之间通过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产生路由表。
如下图示,假设A、B、C、D路由器之间运行了OSPF协议,A路由器学习到D路由器网段21191168024的路由
第4页
f22运行MPLS的路由器为路由表中的路由分配标签。
如下图示,A、B、C、D四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都有21191168024网段的路由,假设各路由器都已运行MPLS协议,则每台路由器都会为该路由分配一个标签
23通过LDPRSVP协议发现其MPLS邻居。
假设在各路由器接口启动LDP协议(LabelDistributio
Protocol),本质就是动态生成标签。其实LDP与IP帮派中的动态路由协议(例如RIP)十分相像,邻居的自动发现和维护机制,套算法,用来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计算最终结果,只不过LDP计算的结果是标签,后者是路由罢了
通过LDP发现协议,A路由器知道B路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