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学前教育为儿童、为家庭和为社会能带来什么效益。也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定位,学前教育不得不纠缠于谁是主体、谁是主导的问题,不得不在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之间摇摆,亦不得不在教育的社会本位、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之间不断地寻找平衡。也正是因为这种功能定位,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儿童的价值、教学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关系等的看法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做着钟摆运动,试图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位置,但至今也未能找到。因此在面对学前教育中的主体主导之争,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之辩等问题时,超越主体主导的范畴,超越儿童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框架束缚,超越传统的学前教育功能定位就显得格外迫切。
瑞吉欧教育的代表人物马拉古兹在教育哲学的理念上深受杜威的影响。在杜威看来,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在教育上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背景就是民主社会。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民主社会,因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府形式,它首先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的交流和分享经验的方式”。杜威的“民主社会”也即《超越》一书所提的“文明社会”。在瑞吉欧,文明社会即是学前教育在所属国家和经济组织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它指的是非强制性的人类联盟空间,同时也是一套关系网因为家庭、诚信、利益与思想的原因而形成。在这个文明社会中,个体能走到一起,从事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包括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活动。
《超越》一书的作者将“文明社会”理解为一种特定的“关系”和“空间”,其特征和波普尔所提出的“开放的社会”对理性、自由和博爱的新信念是一致的,也与公共性视域下成熟的公民社会的特征不谋而合。这种社会形态具有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法制原则构成等文化特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个人可以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以自主交往,实现人类理想中人的发展状态和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促使人类取得真正的进步。
二文明社会的论坛:超越工具性的学前教育机构定位
当“文明社会”作为学前教育在功能上的第三种选择时,学前教育机构就超越了以往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工具性定位,幼儿园和家长、国家之间也就超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者与购买者、给予与获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超越》一书的作者看来,学前教育机构应是“文明社会的论坛”,“代表着公开的广场与舞台,具有文明社会里的文化意义”,是构成文明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文明社会中,论坛是始终对讨论与质疑开放的地方,而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