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为充分完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内部审计任务,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相关规定,制定内部审计业务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审计人员应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按流程规定遵照执行。
根据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审计工作可按以下操作流程进行实施。
一、审计立项与授权
(一)审计立项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包括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集团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审计对象的选择一般由以下三种方式决定:1、集团法审部通过对集团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2、由集团总经理或董事会下达的计划外专项审计任务。3、由被审计者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二)审计批准与授权对于已立项的审计项目,法审部应在审计实施前以正式报告的形式报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与授权。
二、审计准备
在确定内部审计事项后,审计人员开始审计准备工作,制订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初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1、内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查和评价集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协助集团组织的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应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以有助于拟定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审计评价。
第1页共8页
f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2、内部审计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4)资产的完整和利用情况。5)工程项目的预(概)、决算情况。6)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可控性和效益性。7)对法律、法规及政策、计划的遵守、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审计任务确定具体的审计范围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二)研究背景资料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当审计对象为集团子公司、职能部门时,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其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情况、管理人员相关资料、定期的财务报告、有关的政策法规和预算资料等。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主要指其立项、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如果在以前年度实施过内部审计,则应调阅以前的审计文件,关注以前的审计发现及审计对象对审计建议的态度。(三)成立审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