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而求得△AOE≌△BOE是解决的关键.
6.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关系,要求底边长,首先应先想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然后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验证答案.【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腰长为y,则根据题意,
得①
或②
解方程组①得:解方程组②得: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
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1或7;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相关计算.学生在解决本题时,有的同学会审题错误,以为15,12中包含着中线BD的长,从而无法解决问题,有的同学会忽略掉等腰三角形的分情况讨论而
第9页(共25页)
f漏掉其中一种情况;注意:求出的结果要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故解决本题最好先画出图形再作答.
7.梯形ABCD中,AD∥BC,AD1,BC4,∠C70°,∠B40°,则AB的长为(A.2B.3C.4D.5

【考点】梯形.【专题】压轴题.【分析】作DE∥AB交BC于E.则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BEAD1,从而可推出∠CDE∠C70°,则DECEAB.【解答】解:作DE∥AB交BC于E,则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BEAD1,∠CED∠B40°∴∠CDE70°∴ABDECE413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是通过平移一腰,利用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有如下五个结论:①△AOD≌△BOC;②∠DAC∠DCA;③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CB180°;⑤ACB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图形.【专题】数形结合.【分析】采用排除法,以各个结论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①不正确,可以根据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从而得到两三角形相似.②不正确,应该为∠DBA∠DCA.
第10页(共25页)
f③正确,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④正确,∠DAB∠DCB180°.⑤正确,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所以正确的结论有③④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轴对称的知识,有一定难度,注意分别对各项进行判断.
9.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