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与评价。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学科教师是学科德育工作者,行政总务教辅人员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者。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承担相应职责(德育处制订),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完善德育工作体系(1)明确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健全的人格。(即行为规范、身心健康、修养文明、富有个性、具有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合作精神)(2)内容形成序列: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小学六年各有侧重,从低段到高段形成序列。低段侧重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中段侧重以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民族情为内容的情感教育;高段侧重以集体主义为主线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国情教育。要把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目标分解到日常德育工作中,有重点地在各个年级开展,同时在各个层面的德育工作中辅之以心理健康教育、校训、校风、学风教育,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f(3)优化德育途径①学校教育:逐步从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课程育人、实践活动育人转变。②家庭教育:创新家教工作、强化家教培训、提高家教水平。改革家长会、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育人的功能。③社会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4)构建德育课程①学习课程:包括学科德育渗透、班会课、思品课。②专题课程:包括名师、专家、先进人物德育讲座。③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包括班规、班训、班级奋斗目标、校训、学风、学校精神、校史教育等。④活动课程:包括社区服务、学生值周、社会实践等活动。(5)强化德育措施①形成学习研究德育之风学校书记、校长,分管德育校长、德育处主任、工作人员、班主任要认真学习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德育理论,着力研究德育现状,把握德育规律、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效率。②充分发挥四种德育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德育实效。德育处要加强指导、合理安排、勤于督查、确保落实。③切实加强班级管理,优化班级建设。德育处要加强班主任培训,进一步完善有关考评方案,强化执行力度。④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德育处要制订《全员育人方案》高标准要求,低起点切入,制订各类人员德育职责,实行常规德育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