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距等于像距(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K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f二、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