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大都是通过客户、朋友、亲戚或客商找上门来等方面获得,没有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来源渠道,存在得过且过,守株待兔的应付现象,全县上下关心招商、参与招商、服务招商的大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三)招商环境不够优化。一是招商引资硬环境不够“硬”。全县主导和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或策划编制不够完善,产业招商缺乏方向性。工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气,特别是用地等要素保障较差,项目供地的制约已经影响到了项目的引进、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者的信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旅游等三产招商项目落户带来了选址及审批的难度,长宁招商的可进入性和承载力不容乐观。二是招商引资软环境不够优。近年来,我县在环境立县战略中,大力推行“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长宁形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存在投资环境不够理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门利益难割舍,一些单位在执行招商优惠政策中,不是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重,而是过多考虑本部门、本单位利
f益;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各管一段,遇事相互推诿,招商合力不强;办理相关项目审批事项时,个别干部把外商当成唐僧肉,把投资商的到来当成一次捞取个人利益的机会,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
(四)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有的乡镇和部门编制包装项目随意性较大,没有从产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和自身实际去拟定项目布局规划,策划包装的项目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差,很多项目停留在概念上,对项目的资源情况、产业背景、市场前景、科技含量、建设内容、效益分析等情况不够清晰,项目包装无特色、无卖点,很难吸引投资者眼球。二是招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招商引资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招商人员不仅要熟悉宏观经济形势,掌握县情、镇情、本地产业导向、行业规划、优惠政策等,还要立足自身发展之需,针对不同行业研究发达地区目标企业需求,分析客商心理,及时提供和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熟练运用谈判策略和技巧。而目前,我县招商工作队伍在这些方面的建设现状与新的招商形势和任务需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三是部分产业部门和乡镇缺乏规范标准的招商项目册、投资指南、宣传画册或光碟等招商宣传资料,接待客商或外出招商推介无载体,难以让外地投资商对拟投资项目所在的区域及产业需求方向有一个直观具体的印象。
二、几点建议(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三种新观念。一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