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
课题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课型新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教学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师活动一,讲解“文景之治”这一子目,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喜庆氛围。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并打出以下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学生从回忆旧课中寻求答案: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想一想:“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然后引导学生从回忆旧课中寻求答案:是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的。教师再小结: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统治者只有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经济,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以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措施。二、接着,讲述汉高祖以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前180-前141)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请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出文景
阅读课文,归纳出文景之治时的主要措施:奖励
之治时的主要措施: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讲解中,农桑,提倡节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的做法有何不同。可让学生自由议论、发言,引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而后,引入汉初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的显著效果。教师可打出重视“以德化民”自由议论、发言,引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f以下投影(与汉初经济残破又成鲜明对比):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卷15)“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教师小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由此过渡到下一目)。三、讲述“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个子目,教师可先提问“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引导学生发言、议论,然后用“雄才大略”作结。朗读第62页课文再让一个同学朗读第6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