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四、教学策略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图31、32,从微观分析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五.教学设计过程
【引入】: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教师】: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离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水或气体生产,这些条件都和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电离程度有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精品文档
f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教师】通过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但不同的酸和碱有强弱之分,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NH3H2O是弱碱。为什么酸和碱有强弱之分呢?盐酸和醋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来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板书】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探究1】微型实验31:探究对比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盐酸与足量镁条的反应速率及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足量镁条的反应速率。
与足量镁条反应
项目
产生气泡的速度
实验结论
比较
①05molLHC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