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
知识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
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
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
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
f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区别于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不足之处应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知识要点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重点)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间的区别和联系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课标要求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
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
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
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确定知或仪器测知
f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
内容熔点、沸点、硬度、碱性等
溶解性、挥发性、
密度、导热性、导
电性等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