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考查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
1、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2、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
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
)
A、近一千年
B、一千五百多年
C、近二千年
D、二千多年
3、“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
)
A租佃关系B自给自足C互助关系D雇佣关系
4、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
都城属于哪一经济区域
A.山东B.山西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
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A.南朝时期B.唐朝前期C.唐朝后期D.北宋时期.
7、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
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
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8、被称作古代冶金史的一大飞跃的事件是()
A木炭的使用B煤的使用C焦炭的使用D石油的使用
9、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彩陶B黑陶
C白陶
D白瓷
10、.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1、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①商业市镇的兴起②经济作
物普遍出现③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④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1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
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