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下料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制造的划线放样、下料和刨坡口的一般要求。本守则与产品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同时使用,适用于本厂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划线、下料、刨坡口工序。2下料的基本要求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图样上给定的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材料应有本厂的材料标记。划线放样后经检验员检验认可,按《标识及可追溯性工艺守则》的规定进行标记移植后方可进行切割工序。3划线下料31划线前311为了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操作者领料前先根据下料卡将使用相同规格、牌号材料的零件集中在一起,根据板的理论尺寸统筹安排,长短搭配后开具领料单领料。312领料后确认材料规格、牌号、标记移植号与工艺过程卡要求一致,且表面质量不得有分层、裂纹、结疤、折叠等缺陷。313当材料有较大变形影响划线精度时,应先进行矫正,划线前应将材料垫放平整、稳妥,既要利于划线下料和保证精度,又要保证安全和不影响他人工作。32划线:321划线时,板材若没有切边,应留30~50切边量,所用尺寸最大不能超过钢板所标尺寸,根据下料卡合理安排零件划线的先后顺序及零件在材料上的排布位置。322零件划线尺寸根据下料卡(壳体划线尺寸按照封头周长减去板厚×31416)决定,工艺过程卡规定带试板的壳体,在同一批材料上横向划上试板(尺寸按L×B500×150),壳体划线时要求宽度的划线偏差ΔH≤1,长度偏差ΔA≤3,两对角线偏差ΔLL1L2≤3,钢板上应注明产品编号、材料标记和
f零件编号并用白记号笔或白油漆框出,其具体操作按图1。323划线时线条要清晰均匀,测量数据准确,各种线条符号完整,图号、件号、数量和划线尺寸都应与下料卡或工艺过程卡统一,冲眼印相对偏差应不大于05。
图1324零件需拼接时,拼接焊缝按照焊艺的要求焊接,并在拼接矫形后二次划线。325划孔时根据设备技术要求尽量避开焊缝、接管边缘(开孔边缘与焊缝的距离大于3倍的壳体实际板厚且不小于100mm)。如果开孔必须通过焊缝,在开孔中心两侧各不小于15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进行100射线探伤。326划同一基准线的若干孔时,必须分别由基准线标出各开孔距离,并划出所在位置,用白漆圈圆说明。33划线经过自检合格后交检验员检验,检验员确认后方可下料。34钢材下料常采用热切割方法切割下料,常用的热切割方法有火焰切割法和等离子弧切割,其中等离子弧切割主要用于不锈钢材料的切割,有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