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30、31章、氨基酸代谢(下册P299和p340)
本章的重点:1、掌握脱氨基的多种方式。2、掌握转氨基作用的概念。掌握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GPT、GOT)的名称、催化的反应并了解它们在临床诊断上的主要应用。掌握转氨酶的辅酶的名称、与VitB6的关系并了解其作用机制。3、熟悉L谷氨酸脱氢酶(GLDH)催化的反应。4、掌握“一般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概念、进行部位及反应过程。熟悉“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进行部位并了解其大致反应过程。本章的主要内容:细胞总是不断地从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又把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由此可排除不正常蛋白质,排除积累过多的酶和“调节蛋白”,使细胞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对正常蛋白质细胞也要进行有选择的降解。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后氨基酸会继续进行分解代谢。§31氨基酸分解代谢(P303):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总是先脱去氨基。脱氨基的方式,不同生物不完全相同。氧化脱氨基作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非氧化脱氨基作用主要见于微生物。陆生脊椎动物将脱下的氨基合成尿素,脱氨后的氨基酸碳骨架进行氧化分解,形成能进入柠檬酸循环的化合物,最后氧化成CO2和H2O。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绝大多数氨基酸脱氨基出自转氨基作用,氨基酸与α酮戊二酸在氨基转移酶作用下发生氨基酸脱氨同时生成Glu(也有的转到草酰乙酸上生成Asp)。(1)氨基转移反应分两步进行:1氨基酸先将氨基转移到酶分子的辅酶磷酸吡哆醛(PLP)上,自身形成α酮酸,PLP则形成磷酸吡哆胺(PMP)。2.PMP的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或草酰乙酸)上,生成Glu(或Asp),PLP恢复。详细机制可见P305图303。(2)转氨酶:已发现有50种以上的转氨酶,大多数需要α酮戊二酸为氨基受体。1丙氨酸转氨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用于诊断肝病。2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在心、肝中含量丰富,可用于测定心肌梗死,肝病。人体转氨酶以ALT和AST活力最高。(二)氧化脱氨基作用在氧化脱氨基作用中以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最高,该酶以NADP为辅酶,使Glu经氧化作用,脱2H,再水解脱去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如P306图304所示。谷氨酸脱氢酶由6个相同的亚基构成,分子量为33万,是变构调节酶,被GTP和ATP抑制,被ADP激活。活性受底物及产物浓度左右。(三)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脱氨基重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1)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作用转移到α酮戊二酸的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