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案例名称
组装我的计算机
《组装我的计算机》
科目
信息技术教学对象七年级提供者
陈贺辉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在第一课介绍信息及信息活动的内容后,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内容,理论性较强,是在小学教材第一章的基础上更具体深入的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能说出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的名称及各自的功能;难点3、掌握解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之间的连接,能说出机箱后面板板各个接口功能;(重点)4、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作用,能总结出计算机系统的构成;5、了解计算机的应用;6、掌握机箱内各主要配件的名称和功能;(重点)7、尝试用cpu、内存条、显卡等配件来组装微型计算机。(重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出新课,通过例证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初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微型计算机硬件(外设、内部零件)的组装过程,掌握外设连接,掌握常见硬件设备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兴趣;3、通过组装微型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课的兴趣;4、正确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应用,养成良好使用习惯。5、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工具性的正确认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调查、观察发现,知识上,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高低不齐,有的学生
接触计算机多,有的学生接触较少,而本节课和第一课基本上都属于纯理论课,内容有些枯燥,以往教学经验显示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所以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兴趣是本节课的关键;心理上,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处于高发展时期,达到实际组装微机所要求的状态。
1
f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组装我的计算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前的授课实际中,对于本课通常采用教师直接讲解的面授法进行,内容枯
燥,学生厌学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考虑到学生家里一般都有
电脑,但多数只是简单应用,没有连接和组装的体验,所以决定开展计算机外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