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文献综述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渐深入,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法,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语言点展开,从内容上来说虽然丰富但是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在这样的教学法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很少会去主动的思考和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在新的学习背景下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技巧、培养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革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交际、交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法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法。
多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辅助作用,将学生主体和教师辅助相结合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者主动的学习、学会语言,提高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
关键字: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学生
二、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博雷泊自印度邦加罗尔地区首先提出,同时博雷泊不仅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还在实施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将语言的理论和应用理念转化成了在课堂实践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辅助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将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一个阶段性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学会语言。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相关著作相继出现,1998年Skeha
出版了《英语学习认知法》一书该书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是当前教学中的主流思想1979年到1984年,珀拉胡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最初形态,他曾在交际教学实验中提出在“做中学”,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
f要求学生借助任务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珀拉胡亦被认为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奠基人。1987年普拉布在《第二语言教学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