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通信作者:王文,E-mail:wangwen5588@vip.sina.com(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100037)0前言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为适应新医改的需求,为高血压基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主导下,200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有关临床、预防、社区防治专家编制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指南》)。随后开展“燎原计划”,积极宣传推广《指南》,免费发放《指南》10万余本,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受到基层欢迎,对基层高血压防治起到指导作用。为进一步总结经验,适应高血压基层管理的新需求,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与基层卫生司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于2013年10月启动了《指南》的修订,更名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经专家讨论,更新或强调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加强血压测量,把高血压患者从人群中检测出来,提高高血压知晓率;②鼓励开展家庭血压测量,稳步推广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逐步代替水银血压计;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心血管危险度(低、中、高危)来决定治疗措施,强调降压的同时,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④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降压药;⑥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有利于血压达标;⑦随访中根据血压是否达标决定随访频率:血压达标者每3月随访1次,未达标者每2~4周随访1次;⑧对公众、高血压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⑨强调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指南》修订根据我国国情和高血压的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经临床、管理、社区防治、公共卫生专家及部分社区医生多次讨论,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基层操作。《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
f门、学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