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论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论,出于维护古希腊城邦的伦理共同体生活,一方面认为公正是公民的德性,另一方面又把公正定义为合法,认为公正是制度的德性。他公正德性论的这种“非个体的个体”伦理德性的思想内容,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正;德性;品质;合法
一、公正是“非个体的个体”伦理德性
正如公正被公认为是古希腊四主德之一,公正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占有显赫地位。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简单地将四种德性并列起来,而是细致的区分了公正与其他三种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其他三种德性仅仅是“个体伦理德性”,而公正则被他称为“非个体的个体”伦理德性,换句话说,公正德性既是个体伦理德性,又是社会伦理德性。所以公正德性既强调公民个体的灵魂状况,把公正定义为公民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品质;又着眼于公民灵魂的外在表现,认为公正是一种公共利益,是城邦伦理生活,所以需要公正的制度,将公正定义为合法。
一公正作为个体伦理德性
“公正即是共同生活中的德性,凡具备这种德性,其他的所有德性就会随之而来。”公民成为优秀的城邦成员,首先必须练就公正德性,学会与其他公民和谐相处。这里亚里士多德站在城邦伦理共同体的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城邦公民应具有公正德性,实质上也凸显了公正德性的不同于其他德性的优势所在。公正品质经过生活的教导而构成公民的第二天性,与公民的自然向善的本性完全一致。所以,公正德性本质上是公民作为伦理成员的一部分,是公民有效进行伦理生活的重要前提。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定义为公正品质,同时预示着公正德性具有转化公正德行的确然趋势。公正的人具有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事情的必然倾向,在需要公正的地方他积极创造公正。而公民也在实践中确证自己是公正的人。故公正的行为构成了公正之人的政治生活;公正品质对于城邦公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和实践能力。
二公正作为社会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既是根源于个人公正品质的人体德性,又通过公正行为表现于外而关涉着整个城邦和其他公民的幸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公正就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就是城邦伦理生活。脱离城邦的人不仅缺乏公正德性,而且也脱离了城邦伦理生活,从而失去了个人自由。
公正作为城邦共同利益,它既需要公正的公民,又需要公正的制度。所以,
f亚里士多德站在城邦的高度,一方面将公正定义为品质;另一方面又将其定有为合法。
‘许多人都只能对自己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