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蒋锡麟:推动中国钢铁企业低碳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007051027来源:赛迪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作者:蒋锡麟
钢铁行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行业。在长流程联合钢铁企业中,吨钢消耗15~155吨铁矿石、06~08吨标准煤的能源、3~6吨新水。各种废弃物的排放约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7,而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全球角度看,占到工业总排放的15~20。因此,钢铁行业在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今年以来,中国冶金技术领域的高端机构和组织在研究中国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图,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的转变,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正如创新理论的鼻祖约瑟夫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所指出的,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整个社会不断实现这种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发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技术的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低碳经济转型与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必须协调一致、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只有有效协调工程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推动中国钢铁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管理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基于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和精益思想,构建流程制造业精益管理方法体系。精益管理就是价值流管理,它是从客户价值出发,深刻理解价值的流动过程,并在全程的价值流动过程中识别出那些非增值活动,遵循“尽善尽美”的原则,不断改善价值流的过程。冶金流程工程学从工程技术的维度提出了流程制造业如何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改进效率、增加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一是通过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尺度上物质流的运动、传递、物理与化学转化,能量的传递、转化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制造流程的构成及其功能、结构,实现制造流程的集成、重组和优化,建立高效、节约、绿色的制造流程;继而解决制造流程对制造模式、企业规模、企业结构的影响问题。
f二是通过制造流程层面的大规模整体技术集成,解决制造流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功能、结构和效率问题及空间和平面布置、时间和时序控制与安排等问题,从而解决包括产品成本、物耗、能耗、质量、生产效率、投资收益等市场综合竞争力、资源能源可供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