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2016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xx年7月22日,我聆听了XX市教研室曲龙主任的《课
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讲座,曲龙老师诙谐、幽默的讲座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受益匪浅、感触很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
传统的教育教学,教师是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学任务就是教好课程、教材。新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上看,学校课程就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不再由国家统一控制,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加大,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传声筒”,也不单纯是课程的“消费者”,教师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力,要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现在有很多老师不愿意参与课程的开发,感觉这是负担,于是继续坚守国家规定的教材,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别的就不考虑的。开发课程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其独有的课程价值以及全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权限从而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亮点。
二、教师由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背景下,看待学生,我们要有全面的质量观,要树立“为
f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学习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发展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生命质量观。牛顿、莎士比亚、丘吉尔、毕加索、乔丹,他们中谁更聪明些,谁的素质更高些,难以确定。我们老师们都知道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可归为八个方面,这就说明不能以一种智能来评价所有人。教育在培养人方面也不能局限于一两种智能。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只知道一些狭窄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有宽广的视野,具备多种能力,是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人才知识结构是“T”型的,一“横”表示基础知识要宽一些,一“竖”表示专业技能要尖一些。而现代人才知识结构则是厚基础、宽专业,具有综合素质。过去教学,过多的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现在要转向更多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毕竟,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决定其贡献大小的是其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而并非我们一直重视的成绩。很多后进生走向社会之后能够做出比尖子生大得多的成就,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评价观,由单一性评价转变为多元性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评价,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在评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