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敌情研究组组长。日本的政治军事、抗日战场的巨细、国民党的动向等重要情报,他都及时秘密传递到南方局,为我党、为抗日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40年7月,周恩来决定让于炳然撤回延安。于炳然向“战地党政委员会”提出前往东北挺进军视察。李济深批准,让他携带副官、秘书前去。
有人告知于炳然,戴笠曾问他:“于炳然去东北挺进军干什么?带什么人去?”于炳然约于毅夫同去八路军办事处见周恩来,报告了上述情况。
周恩来问:“炳然,你对此有什么考虑?”
于炳然说:“可否去见戴笠,表示向他辞行,看他怎样。”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可以,至少可以看看他的态度。”
戴笠见了于炳然,仍像往常那样趋前握手,献烟献茶。于炳然说:“最近我要去马占山将军那里,雨农兄有什么事没有?我可以代办。”戴笠说:“没什么事,我那里有人。你尽管走,路上若有什么麻烦,你给我来电报。”
恰在这时,传出消息:与于炳然同做战地党政委员会的设计委员、又同是被李济深派出的陈希周,行至浙、闽交界处,被特务暗杀了,同行人也遇害。
于炳然深夜又去了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邓颖超、王梓木、于毅夫和于炳然一同研究了于炳然如何安全撤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最后,周恩来说:“从戴笠的性情来说,他可能把人情送到底。但也要防备他这是放烟幕弹,一方面他安定你的心,一方面暗下毒手。估计由重庆到西安不成问题,最怕的是西安以北。炳然到西安后,要去办事处见林老(林伯渠),请他多加帮助,商量好安全办法再北去。”
于炳然点头应诺,心中深为周恩来的真切关怀而感动。
五、批判陈伯达惨遭迫害
于炳然于1941年1月返回延安,先后在中央政研室及情报部工作。他感到是回到家里了,满腔热情地工作。
陈伯达是政研室主任。于炳然发现,陈着意培植自己的势力,拉拢亲信,挤压、欺负持不同意见的正直同志这实在有损于党的形象。于是,他给任弼时同志写信,指出陈的领导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没有料到,这为自己植下了苦果。
整风运动开始了。陈伯达1942年6月27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旧阶级本性的改造》一文。于炳然发现该文歪曲了毛泽东同志的“治病救人”的方针,造成对运动的误导。7月23日《解放日报》登出于炳然的《就教干陈伯达同志》一文,逐点分析了陈伯达的原则性错误,还不客气地指出陈的多处理论失误。
陈伯达又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回答于炳然同志》,为自己辩护,最后几句话更是锋芒毕露:“在整风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