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格莱珉银行的经验与借鉴
作者:刘可欣刘扬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格莱珉银行完全采用市场商业化运作模式,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实现滚动发展。目前,该行拥有2226个分支机构以及650万客户,资产质量良好,还款率高达9889,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家成功运作的银行。二十多年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贷款给639万人,其中有96是孟加拉地位非常低下的妇女,使得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地脱离了贫穷线。这个银行的贷款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它是如何用金融工具救助那些被遗忘的人们,同时,却能实现赢利与防范风险的呢?本文通过对格莱珉银行的简要分析来揭示其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格莱珉银行;信用;赢利;发展
一、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1格莱珉银行的基本运作
格莱珉银行(Gramee
Ba
k),又称乡村银行,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创办。自1983年创办以来,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和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格莱珉银行一直保持赢利状态,2005年赢利达1521万美元。它的模式颠覆了数百年来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并且赢利。通过无抵押的小额信贷,格莱珉银行已使孟加拉639万穷人受益,为解决人类贫困难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也改变了现代金融组织基本的价值观念。
孟加拉国为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尤努斯在该国消除贫困的成功试验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有一些低收入群体。如何消除贫困,有效地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穷人银行从2007年开始在我国慢慢发展起来,但发展的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更深入地认识“格莱珉模式”。
2格莱珉银行的基本模式
商业银行的发展无疑是通过存贷来维持经营和赚取利润的,这两项业务从出现伊始便决定了它“嫌贫爱富”的特点,为大企业和富人服务,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格莱珉银行让人们对银行这个概念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莱珉模式颠覆了几百年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赚取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而格莱珉式的颠覆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银行业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信用的缺失。一方面,小本生意者经营风险较大,到期一次性还款的不确定性很大;另一方面,小本生意者贷款到期,巨大的一次性还本付息压力往往使他们产生违约的状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