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该说课稿由文本的定位及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具(多媒体课件)运用、教学过程实施等七部分组成
一.文本的定位及作用《大纲》与《课标》都强调了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既按此编排《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偏重说理的散文编者将其定位为“说理性散文”情理交融是“说理性散文”的特点该单元课文与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和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第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基于以上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灯下漫笔》节选自鲁迅杂文集《坟》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杂文的风格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痼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的成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对发展学生
f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又能训练培养学生读写技能据此可将本文定位为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二.学情分析尽管高二的学生对鲁迅先生并不陌生都学过或阅读过先生的各种文章并且学生也都具有一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但与他们以往接触到的内容单纯的散文相比像《灯下漫笔》这类典型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风格的难度很大的课文他们接触的相对较少不太熟悉文中所表现的迂回曲折的笔触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作者深邃的思想及其丰富的知识文化背景会给学生带来较在的阅读障碍另外受其心理年龄生活阅历所限他们也不容易准确把握文本中强烈情感态度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因此本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要得到适当的强化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大纲》明确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确定本课的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