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内涵二、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三、价值观对人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知觉与行为(2学时)一、感觉与知觉二、社会知觉的内容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四、归因理论
第五节态度与行为0。5学时)一、态度的内涵二、态度的测量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一、个性的内涵二、气质与行为三、性格与行为四、兴趣与行为五、能力与行为
第六节个性与行为(1学时
f第七节意志与行为0。5学时)一、意志的内涵二、意志对行为的影响
第八节情感与行为(0。5学时)一、情感的内涵二、情感的形态三、情感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案例讨论:(2学时)复习与思考题:
1、改变态度、提高士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如何利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3、能力差异对管理有什么启示?4、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5、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6、案例分析:杨谰走进正大综艺。
第三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8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及主要方法、委员会组织的优点和缺点,掌握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其他了解。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方式;群体冲突的来源及冲突的处理的方式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一、群体的定义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1学时)
f二、群体的类型
一、角色二、规范三、地位四、凝聚力四、规模
第二节群体的特征(2学时)
第三节群体内行为(2学时)一、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与决策群体的组成三、群体决策与风险心理四、群体决策与创造心理五、群体决策与群体思维
第四节群体间行为2学时)一、冲突的性质二、冲突的来源三、减少冲突的策略四、引起冲突的策略
第五节委员会与群体行为的协调(1学时一、委员会组织的角色二、委员会的优点三、委员会的缺点
案例讨论:(2学时)复习与思考题
f1、如何对群体规范进行诱导与控制2、如何正确运用群体压力?3、什么是冲突?冲突与竞争有什么不同?4、委员会有那些优点和缺点?5、案例分析:“马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