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
1、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1)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绿贝尔等人。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2)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反映了人们对于如何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两者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片面的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辩证的理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首先,个人本位论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主张教育应该促进人的个性化,但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人对社会的需要。片面夸大了人的能动性,忽视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其次,社会本位论强调人的发展和教育对社会的依赖性,强调社会价值和次序的稳定性,强调教育影响个人、认同社会、服务社会,主张教育应该促进人的社会化,但是它一味强调适应社会的需要,否定个人能动性,则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总之,二者的价值观的共同缺陷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其实,人是社会实践的主题,又是社会的生成物,既受社会的制约又改造社会,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引导个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1)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培养目标。所谓通才就是指那些知识面宽、职业适应面广的人才。通才教育是指既以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又以受教育者充分利用闲暇为手段,以探索高深纯理论知识为目的,完全摆脱功利和使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而专才就是指那些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人才。专才教育一般来说是指以培养具有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2)并存与互补。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才与专才,一方面,随着科技高度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终身化,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通才;另一方面,在社会科技化、科技分支细微化背景下,新兴工业的每个行业都需要专才,甚至可以说基本上靠专才。因此,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历史原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