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操作说明)所组成。
六、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19201940)
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靠操作者自己保证班组长保证检验员保证
A检查及检验靠设备来进行可靠性至少在95以上

f
B靠人员本身来进行的检查如外观等可靠性只有85左右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次大战1961)
数理统计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控制图,抽样检验的应用,美国休哈特戴明抽样检验及数理统计理论,美军方采用效果良好,戴明引入日本。优点:检验成本降低,能事先预警。缺点: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错判)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61菲根堡姆)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
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组织相关方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4ISO9001质量体系(87年以后)
优点:讲究体系完整性自身持续改善机制、国际认同(国际认证)
七、全员参与全面改善错误的观念质量是质管部门的事不关我事或者是某些人的专责
质量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某些人的专责任上自最高主管下到每一个基层成员把每件事做对把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对品质负责也就是对每一件事不光是”做”而且要尽力去”做好”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公司每一个部门自市场调查接单研发设计采购

f
物管生产检验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的做好质量管理
如何引导占大多数比例的基层员工参与管理参与工作改善这更加是一个公司竞争能力强弱的最大靠验企业管理人员除了忙于每天的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考虑如何训练自己如何训练下属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进步
八、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正确的质量意识
错误的质量意识
1、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1、大部分问题错在第一线人员。
2、“预防错误”、“第一次就做对”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