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2h与i反应生成j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j与f、e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3若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CO2,则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4图中能量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解析:1基粒是由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图中f若表示ATP,则参与暗反应后就形成Pi和ADP,光反应生成ATP的同时还释放了氧气。2图中i表示的是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与C5h结合形成C3,这个过程称为CO2的固定;C3被还原形成C5和CH2O。3在光反应中,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等化合物中,CO2的转化途径为
1414141414
CO2→C3→CH2O。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答案:1类囊体O22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或C3的还原
14
14
3CH2O4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12.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类似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方法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再利用叶绿体悬浮液进行试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4
f1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是______和过滤。2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注: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第一步: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甲、乙两组;第二步:甲组中________,乙组中________;第三步: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光照等条件下,足量追踪检测放射性的强弱。结果及分析:①检测发现甲组有机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乙组,分析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一段时间后,若停止甲组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制备完整的叶绿体悬浮液需要使用研钵研磨将细胞膜破坏,然后使用差速离心法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2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磷酸的有无,因变量是光合作用有机物中的放射性强弱,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时要使磷酸和对照组中加入试剂的用量适宜且相同,因此甲组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乙组中加入等量不含磷酸的缓冲液。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H和ATP,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ATP的形成,从而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有机物,导致甲组有机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乙组。②短时间内,当CO2供应不足时,CO2的固定受阻,C3的还原正常进行,因此C3的含量下降。答案:1差速离心法2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不作处理或加入等量不含磷酸的
18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