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护保养规范
模具类型
保养项目
一级保养标准
保养周期
保养项目
保养等级,保养内容二级
保养标准
保养周期
保养项目
三级保养标准
保养周期
检查模具标识牌。
外观检查
模具标识牌完好无损,打刻字迹清晰,表面清洁。
凸凹模无装置缺少、各部位无裂纹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检查生产件质量
检查上一批末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无明显缺陷,和库存样件相比各部位尺寸精度无降低。
半年(根据累计检查模具整体部冲次调整)件装置
检查平时不可见部位是否有裂纹等疲劳损坏现象,对新发现的裂纹区及严重损坏部件,征求工艺人员的意见进行维修。
一年(根据累计冲次调整)
冲裁模
检查冲头、刃口磨损状况,对磨损部位补焊、刃磨、更换。
检查紧固部件状况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松动部件进行紧固。
刃口锋利,凸、凹模间隙均匀合适,补焊配间隙,对损坏冲头更换。
紧固松动了的固定螺钉及模具其他部件。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模具清理
清洗导柱、导套、导板、楔机构、压边圈、导轨上的油污,重新加注新鲜干净的润滑油
清理模具型腔、模具表面的油污、废料,清洁完成后型腔内喷防锈油;表面喷防锈油。
涂油表面清洁、油层均匀;导柱、导板加注机油;
检查检查定位销、定位块等
对缺少、松动、损坏的定位部件,进行更换补齐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检查导向、斜楔机构
对磨损、开裂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检查压料、卸料部件
压料牢固不偏移,料及时、不卡滞、零件无压痕;并对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检查模板、模架磨损、变形状况
对磨损、变形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检查导柱、导套和导板等
无毛刺、松动和间隙大现象;通过抛光、紧固和调配间隙等方法进行维修
每批次,归库前完成;
检查压料、卸料部件
更换卸料弹簧及橡胶垫
半年(根据累计检查限位机构状冲次调整)况
无缺失、过度磨损,模具工作及放置状态合理
半年(根据累计冲次调整)
清洁模具
清理上、下模板的安装面,擦拭模腔型面,清除废料,表面油污
在导滑和工作表
半年(根据累计冲次调整)
面涂油,检查模腔型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
松动
涂油表面清洁、油层均匀;导柱、导板加注机油;紧固松动部件。
检查压料、退料
半年(根据累计冲次调整)
机构及刃口是否完好,检查压件定位装置是否准
确可靠,
压料牢固不偏移,料及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