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浓重,细雨蒙蒙,河面上长升着一团团雾,把身体缩在大蓑衣里,说冷不是冷,说热不是热,听着噼噼嗤嗤的神秘声响,嗅着水的气味草的气味泥土的气味,借着昏黄的马灯光芒,看到它们来了。它们来了,时候到了,它们终于来了。它们沿着高梁杆扎成的障子哧哧溜溜往上爬,极个别的英雄能爬上去,绝大多数爬不上去,爬不上去的就只好从水流疾速的口子里走,成了我和六叔的俘虏。进入冬季就有点惨了。冬天草木凋零,冰冻三尺,地里有虫挖不出来,水里有鱼捞不上来,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是在吃的方面。我们很快便发现,上过水的洼地面上,有一层干结的青苔,像揭饼样一张张揭下来,放到水里泡一泡,再放到锅里烘干,酥如锅巴,味若鱼片。吃光了青苔,便剥树皮。剥来树皮,刀砍斧剁,再放到石头上砸,然后放到缸里泡,泡烂了就用棍子搅,一直搅成浆糊状,捞出来,一勺一勺,摊在鏊子上,像摊煎饼一样。从吃的角度来看,榆树皮是上品,柳树皮次之,槐树皮更次之。我们吃树皮的过程跟蔡伦造纸的过程很相似,但我们不是蔡伦,我们造出来的也不是纸。取材于莫言相关作品【注】三年困难时期,特指上世纪新中国面临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的那一段时间,具体指的是从1959年一直持续到1961年。21下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即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人们依然能够从身边的草甸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B牛羊歌手的歌唱内容,完全脱离农村的现实生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C天就像漏了似的,为鱼的出现作了交代,也显示出生活遭遇了巨大的天灾。D文中将吃蚂蚱写得极富于生活情趣,反映出当时人们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E我们造出来的也不是纸,意思是说在那个年代里,我们缺少蔡伦的创造力。22文中说:“我们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为丰富人类的食谱作出了贡献。”这句话有什么含意?23文中有关逮螃蟹的文字,精彩而又传神。请自选角度,就此写一段鉴赏文字。24本文以“草木虫鱼”为题,如何理解这其中的深意?八、微写作。
f25到高二时,一些学科的学习将会以选课方式来完成。我们每一位高一学生,都必须要思考和面对这一变化。选择一个小题,根据提示,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①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表现有你在现场的一次有关选课话题的讨论场景。②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为将入校的高一新生介绍“选课”这一学习模式。③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就学业发展阐述对选课这一学习举措的个人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