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形与位置》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等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回顾。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使他们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看懂和描述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识别、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基础。但由于各知识点在安排上比较独立,各个教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断续、独立的状态。虽然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学生遗忘快、掌握得不够扎实。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已有所提高。现在整理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各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沟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又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着眼于体验数学。利用课前预习忆一忆;梳理建构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实践应用讲一讲、算一算、量一量、画一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在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在整理复习部分,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全方位地复习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部分,将图形与位置的问题放在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感受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并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f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能准确用方向、数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