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课内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孟子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3.欣赏体味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学习重点】1.掌握课内的文言知识点。2.理解孟子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学习难点】3.欣赏体味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学习方法】文本研习,诵读【学习过程】一、导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孟子的心中,一直有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梦想,他也一直为这个美丽的梦想努力奔走,游说诸侯。在他52岁的时候,他来到了魏国,与梁惠王展开了对话,他是怎样向梁惠王说出他的美丽梦想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寡人之于国也》,走进孟子的理想国。(展示学习目标)二、学案反馈【预习自测】一、字音好()战数罟()()弃甲曳()兵胜(食.....衣(.颁(.)帛)白鸡豚()狗彘(..然而不王()者.)之畜().饿莩().孝悌(.)
二、梳理字词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弃甲曳兵而走..(4)或五十步而后止.(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找出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加以解释(1)填然鼓之(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树之以桑(4)七十者衣帛食肉(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王无罪岁3解释重点虚词以:
1
f(1)请以战喻(2)树之以桑(3)以五十步笑百步(4)斧斤以时入山林4指出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类型(1)非我也,兵也(2)申之以孝悌之义(3)树之以桑(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未之有也5翻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三、质疑释疑,合作学习(一)正确率较低的题目1注音弃甲曳兵()胜食()2词义或五十步而后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词类活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4文言句式(2)申之以孝悌之义(3)树之以桑(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5)未之有也(二)疑问最多的地方5之寡人之于国也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加少填然鼓之6而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7(1)尽心焉耳矣(2)斧斤以时入山林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什么句式?怎么翻译?
2
f要求:1积极讨论,随手记录。2把自己原来不理解的,现在已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加深印象吧。3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或问老师。3快速认真。(记载了孟子“仁政”“民本”思想文字跨越千年,已经成为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