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问题研究
作者:聂华玲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第01期
摘要校本课程资源纷繁复杂,构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选择、设计和使用时更加清晰、全面、有针对性。基于已有研究和相关课程理论,分析课程方案,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初步提出关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机制,主要包括建设和完善课程组织、评估课程需求和课程资源、选择开发模式、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改进几个环节。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12202
一、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当前,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都有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从实际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考虑,也需要我们树立起“大资源观”。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在少数。吴刚平(2001)提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徐继存等人(2002)认为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兹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已有的对课程资源的界定,主要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实现课程计划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这些需要为目的所囊括的资源来考虑。总体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来源的因素之一,也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定义,本文认为:课程资源指来源于自然、人文环境或实践活动,以隐性或显性方式存在于学校内外,可以开发利用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一切教学材料和人、财、物等条件。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对复杂多样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有助于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框架,在选择、设计和使用时更加清晰、全面而有针对性。
在学者吴刚平(2001)给出的课程资源的定义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它们都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此外,还有根据性质、存在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