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素养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态度和责任。其中,意识、态度和责任是内隐的,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成效能力是外显的,它体现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才干而教育技术的理论则是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由于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是通过教育技术能力来体现的,所以在此次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以“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为中心,来设计、安排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提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高度整合的结果,是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现代化的交互环境。这个环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资源、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互效果。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f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3、强调“合作学习”与团队合作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的发展,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教学环境变化,从而引起教学活动的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
f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