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
oma,HCC)、肝内胆管癌(i
trahepaticchola
giocarci
oma,ICC)及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及therapy、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肝细胞癌占到8590,本规范中的肝癌指肝细胞癌。
1筛查
11辅检①超声检查:略;②CT:常规使用CT平扫增强,检出及诊断小肝癌能力总体略逊于MRI。更多用
于肝癌局部治疗的疗效评价,特别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碘油沉积观察有优势。
③MRI: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系临床肝癌检出、诊断、疗效评价的常用影像技术。
(“快进快出”是肝癌CTMRI扫描的诊断特点。)④DSA:侵入性创伤性操作,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疗或急性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等。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优势在于:1、对肿瘤分期,可全面评价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的转移;2、再分期:可准确显示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后或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复发转移灶;3、疗效评价:更敏感、准确;4、指导放疗生物靶区的勾画、穿刺活检部位;5、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⑥肝穿刺活检:1、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的肝穿刺活检。2、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意义重要。
12肝癌的血清学分子标记物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重要的方法。诊断标准:AFP≥400ugL,排除慢性活
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及怀孕等。约30肝癌病人AFP水平正常,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其他:αL岩皂苷酶、异常凝血酶原等。
13肝癌的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检查:常用的肝细胞性标志物有:HepPar1、GPC3、CD10、Arg1及GS等;常用的胆管细胞标志物有:CK7、CK19、MUC1等。余略。
2诊断
21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至少每隔6个月行一次超声检查及AFP检测,发现:
①肝内直径≤2cm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超声造影及普美显动态增
可修改编辑
f精选资料
强MRI四项检查中,至少两项显示有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或延迟期强化下降的
“快进快出”典型特征,则可作出肝癌的临床诊断;
②肝内直径>2cm的结节,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只要有一项典型的肝癌特征,即
可诊断为肝癌。
22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者有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随访发现:
①肝内直径≤2cm结节,若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无或只有一项检查有典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