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危害防治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家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四)按照《职业危害防治防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五)职业危害防治危害项目的申报建立在识别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危害防治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六)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防治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七)完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1落实职业危害防治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有:全厂职工人数、男女职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危害防治人数;
f全厂存在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作业点数、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防治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危害防治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3做好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监测(矿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日常监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