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通论》,并与电子音像配合。
5、此系列教材均具有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特点。《唐诗鉴赏》按诗史顺序分为18单元:唐诗概论、初唐诗(上、下)、盛唐诗(一、二、三)、李白(上、下)、杜甫(上、下)、中唐诗(一、二、三、四)、白居易、晚唐(一、二、三);《唐宋词鉴赏》按词史顺序分为18个单元:绪论及唐词、花间词、南唐词、柳永张先、晏欧词、苏轼(上、下)、苏门词人、贺铸周邦彦、南渡词人、李清照、陆游、张孝祥范成大、辛弃疾(上、下)、辛派词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宋末词人。6、教材分精读篇目(含作者介绍、集评、课文、注释、汇评、本事附录资料、赏析)、备选课文、泛读课文、专题,作品综述、参考篇目、中小学已学篇目、思考与练习等。专题包括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思乡、咏物等三十多个专题,一一附于各单元后。
四、教学方法:
f1、采用课前预习(提前把下节课的PPT挂于网络课堂,结合教材开展预习)、课上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背诵的系统学习方法。采取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小学已学唐宋诗词的基础上再精读唐诗、唐宋词近二百首,泛读1500首(均纳入课本中)。
2、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与教材配合建立与之配套电子教案、音像教材、网络课件供本校任课教师及全国同行采用。
3、充分发挥网络课程作用,在“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xywc
或wwwdaxueyuwe
c
)建立起“唐宋诗词”网络课程(httpwwwtsscjsc
或httpwwwdxywc
tsscjsc
,以丰富的内容、图文音像并茂,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首先在清华大学建设“清华大学诗词格律与创作学生作业管理”网站(httpscglsi
aappcom),逐步开辟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作业提交、批改等功能。加强师生互动,使本课程具有更人性化的特点。
4、与写作相结合,开设“诗词格律与创作”全校公选课程,供本科生、硕士生选学,学生创作的优秀诗词和对联挂上“大学语文中国”网,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其写作能力。
5、与“金陵之声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媒体合作,在电台开设“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诗词格律与创作”等系列课程,开通网上辅导课程,面向海峡两岸及全球爱好唐宋诗词的听众、观众。
6、从2012起两年内把本课程所包含的三门课程全部建成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中等学校召开唐宋诗词讲座,向全国高校提供教材、电子光盘,扩大本课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f五、学时:唐诗鉴赏:32课时(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