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生的思维品格学生求知往往经历:无知有知怀疑创新和朦胧较清晰再朦胧再清晰的过程。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应学习宋以来的“疑古”传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对文学精品,也要敢于白璧求瑕,对大家、名家也要敢于找出其不足。少点迷信,多点独立思考,多点标新立异。这对学生日后在自身学科领域建立开拓创新意识很有好处。
f4、“浅化”与“深化”相结合,“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历来诗词鉴赏均采取注释、赏析、作者介绍相结合的“浅化”模式,我们在“浅化”的同时还适当“深化”教材,通过单元总论、集评、汇评、本事、附录资料、真伪考、作品综述等去“深化”教学内容,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部分优秀生可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也迫使老师去贴近学术前沿。本课程坚持以课外、课内相结合,要求学生从“不求甚解”知之较多渐入佳境,提倡“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以增大信息量,拓宽阅读面。5、与诗词创作相结合唐宋诗词代表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最高水平,继承这份文学遗产,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字词、典故或一般的内容分析、艺术赏析,还应通晓诗词格律,尝试写诗填词,尝一尝创作的甘苦,既可学会一种写作技能,更能以较为内行的眼光去鉴赏诗词。让学生过过当“诗人”的瘾,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开设“诗词格律与创作”课程,让一部分兴趣特别浓厚的同学可以学习诗词写作,学会写诗、填词、对对子,能够写出严守格律,内容健康、文笔优美的诗词楹联作品来。
三、教材与教学内容1、本课程实际是一小课程群,含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诗词格律与
写作三门课程。2、建立《唐宋诗词鉴赏》系列立体化教材,2006年及以前建设8种教
材:《唐宋诗词鉴赏》(2003年北京大学版,32万字)、《唐诗鉴赏》(2006
f年版,北京大学版,30万字)、《唐诗鉴赏》(2006年版,南京大学版,45万字)、《唐宋词鉴赏》(2006年版,北京大学版,30万字)、《唐宋词鉴赏》(2006年版,南京大学版,45万字),《唐宋诗词鉴赏电子教案(CDROM格式)》、《唐宋诗词鉴赏音像教材(DVD格式,约3G)》、《唐宋诗词鉴赏网络课件(DVD格式,约56G,上片不含教学实况,下片只含教学实况)》。
3、近年再编纂一种文字教材:《诗词写作教程》,并有配套的电子教案、音像教材及网络课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计划编著研究生层次的教材三种:《诗词艺术教程》、《诗学通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