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名直接计入第七名、第八名。田赛项目:预赛按成绩取前八名,直接决出前八名)。3、各单项参赛人数等于或少于录取名次时,均不递减录取。4、决定团体名次的计算办法:⑴、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各校各单项总分之和加上2010年市小学生田径比赛各校的返回分数即为第五届运动会团体总分名次。⑵、各小学的团体总分除上学校实际的班级数所得的均分为各校的团体均分名次。班均数的计算方法:⑴、体卫艺科先计算出全区的班级均人数,即:全区的在校总人数除上全区的班级数为全区的班级均人数。⑵、然后将各校的在校总人数除以全区的班级均人数,等于各校的班级数。5、加分规定:中学组破区中学生田径最高纪录加5分。破甲乙组市纪录加30分;破区甲、乙、丙、丁组纪录加15分,同时破市、区纪录只加高分。2000年甲组达三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10分;2001年乙组达少年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10分;2002年丙组达少年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15分;2003年丁组达少年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20分。中学达三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10分;达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加15分。6、破纪录规定:1999年出生者破市、区甲组纪录;2000年出生者破市甲组、区乙组纪录;2001年出生者破市乙组、区丙组纪录;2002年出生者破区丁组纪录;2003年出生者破区丁组纪录。7、2011年市小学生田径比赛得分均按11返回到第五届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七、奖励办法:奖励办法:1、团体名次奖:奖牌奖励。2、个人名次奖:奖品奖励、获奖证书。3、破纪录运动员给予物质奖励。八、报名规定:报名规定:1、报名日期:各校将运动员报名单一律于9月25日送交体卫艺科办公室。2、报名单认真填写,填齐,不得有缺项,电脑打字。仍用原号码布。各校号码按“男甲、女甲、男乙、女乙、男丙、女丙、男丁、女丁”的顺序编号,不的乱编,杜绝差错,签名盖校印,一经送出,不得更改。
f九、各中小学按原校运动员号码布编号。各中小学按原校运动员号码布编号。十、起跳高度。起跳高度。中学男子:110M中学女子:100M男甲:100M男乙:090M男丙:085M女甲:090M女乙:085M女丙:080M男甲全能:085M女甲全能:080M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区教育局体卫艺科。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区教育局体卫艺科。
男丁:080M女丁:075M
2011930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