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教育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于2005年7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其立法目的是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3、发生安全事故,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4、“5S”的含义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5、安全色的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它以形象而醒目的色彩语言向人们提供禁止、警告、执念、指示等安全信息。6、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养好。“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二、问答题1、在生产作业中“三违”是指什么?答:“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2、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是什么答:人;机;料;法;环。
f3、什么是燃烧?
答:燃烧一般性化学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
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分为:闪燃、爆炸、着火、自燃。燃烧条件:有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燃点,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与助燃物氧化剂)接触。通常讲的燃烧一般是要有氧气参加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燃烧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4、如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
答:一、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
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二、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
地人民政府和安全生产管理行政部门备案;三、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
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四、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
化;五、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5、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灭火?
1、当发生火灾时,应当报警与灭火同时进行。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一边呼救,一边进行灭火。①如果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很小,自己完全有把握将火扑灭,就应当立即采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将火扑灭。因为这时如果不去灭火,而去报警,就会由于耽误时间使小火变大火,形成难以扑救的火灾。②如果发现火灾时,火势已很大,自己难以扑灭,就应当立即打“119”报警。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