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牢记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并能根据溶解度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溶解度曲线,能依据溶解度曲线掌握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认识。【学习难点】能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什么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不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2、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转化时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不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转
化为饱和溶液?转化时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新知导学】:
1、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溶液知识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仔细分析后回答。
试管编号
加入液体
加入物质
现象
1
10mL水
少量食盐
溶解
2
10mL酒精
少量食盐
不溶
3
10mL水
几小粒碘
不溶
4
10mL酒精
几小粒碘
溶解
(1)在同一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2)除(1)中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如果外界条件
和溶剂种类确定,要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请设计方案探究:常温下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强弱。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阅读教材P168,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分析:
溶解度的四要素:(1)
(2)
(3)(4)
思考: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什么要考虑上述四个要素?
2判断下列各句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
f①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②20℃时,100克饱和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③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④20℃时,1316克NaNO3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316克,则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316。3思考: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则在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二)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思考:
(1)你能根据课本P18物质的溶解度说出它们的溶解性吗?
CaOH2
Na2CO3
NaCl
NaNO3
NH4NO3
C12H22O11蔗糖
(2)根据20℃时,CaOH2溶解度是0165gNaOH溶解度53g(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所以
用
检验CO2,理由是
用
吸收CO2效果较好,理由是
(三)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表示
(2)溶解度曲线
以物r